香港滾軸溜冰簡介

香港由80年代就開始發展滾軸溜冰,當時除了被視為潮流玩意,更出現以比賽作為訓練目標的藝術滾軸溜冰運動員。香港滾軸運動總會係80年代中已經有派隊參加世界賽(1984)同亞洲賽(1985)。


當時是滾軸溜冰盛行,而且港九新界都有室內場地。


到了90年代,香港地產市道興旺,面對昂貴租金,室內滾軸溜冰場地開始倒閉,這項運動正式走到戶外,大部份玩家開始移到維多利亞公園,漸漸「維園」就變成了當時滾軸溜冰聖地。同時也是香港滾軸溜冰教練的主要生產基地。


當時在戶外參與滾軸溜冰運動,地面質素不能與室內場地相比,但戶外地方大,可以做到更高速的滑行效果。由於傳統雙排滾軸溜冰鞋要求高質素地面,同時最高時速比不上當時新興的直排滾軸溜冰鞋,所以當時世界各地都出現多項用單排滾軸溜冰鞋的競技項目。


到了90年後期,世界滾軸溜冰發展進入了停滯,當時以速度滾軸溜冰和在U型筒道中當相刺激的極限滾軸溜冰在香港發展最為流行,但香港在場地上未能緊貼世界步伐,速滑需要廣闊的空間,極限玩法也要有專門的道具。令香港未能跟上世界競賽成績。


隨後全球滾軸溜冰都出現類似香港的問題,滾軸溜冰發展需要依附在大城市,但世界各地大城市的租金都相對高昂,慢慢每個發達的城市都難以為滾軸溜冰付出場地的代價。


隨後2000年代初,世界滾軸溜冰發展出現新浪潮,滾軸溜冰開始走出專業的運動訓練,各品牌開始以可以在城市街道中代步為目的去研發產品。同時新的競技項目「自由式輪滑」出現,打破了當時必須要場地配合的發展限制,自由式輪滑可以用面積很小完成比賽和訓練,而且使用的器材和用作代步的滾軸溜冰鞋性能接近,令到當時沉寂的滾軸溜冰運動在世界各地火熱起來。


香港也乘著這個股新浪潮,發展起以在城市遊走為主的玩家群眾,同時自由式輪滑在香港高速發展,由於突破了多年來場地限制,黃金一代的運動員出現令滾軸運動進入了香港精英運動項目行列,運動員可以在有政府資助下參與大型國際賽事和接受專業訓練。


在2010年代後,香港滾軸溜冰發展進入了特別的時代,由於發展迅速參與人數急升,但教練發展一直難以吸引新一代參與,直至現在滾軸溜冰全職教練在港人數不足三十人,難以大力推動。除了教練不足,隨參與人口急增但香港場地沒有增加,同時香港氣候轉變,炎熱及下雨日子比昔日多,令到本來可以在戶外訓練的時間更少,近年香港在競賽成績開始難有突破。


香港滾軸溜冰發展至今,雖然一直走在前進的節奏中,但節奏時急時緩,令資源難以運用得宜。今日香港滾軸溜冰發展以非昔日視為廉價娛樂,要培養一名滾軸溜冰運動員,如果家庭非中產或以上,實非輕易,我們希望透過香港滾軸溜冰青年學院,令更多人接觸到滾軸溜冰並為香港帶來更多正面價值。